克里斯廷·内夫在《自我关怀的力量》开篇就说:“不管我们做得有多好,似乎总有人做得更好。”
克里斯廷·内夫(Kristin Neff)
这是一句不鸡汤、不励志、不温暖的大实话!而且似乎在告诉我们,loser是人生的常态,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成功的顶点。
但是想想确实如此,我们可以在一个小团体中位居魁首(更多人这点也达不到),但总有更大范围摆在那里,总有更出色的人接踵而来!
在与生活的赛跑中,如果我们未占上风,就不停地苛责自己。
不能做得更好是不快乐的前提,但不是必然。只有在此基础上不停批评、苛责自己的人才总是沉浸在失败的伤痛中,想要出离泥潭,却每每陷得更深。
我们从未像虐待自己一样虐待过任何人。
海蓝博士说:“我们总是像智者一样劝慰别人,像傻子一样折磨自己。”
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其实一样,就是我们善于体谅别人:他才刚入行,不懂也正常;她又不是神,怎么可能一天做这么多工作……
但轮到自己的时候话锋就全变了:天哪,只有我不懂,我就笨到这个地步啦;我怎么总是干不完,好像别人都能完成……
每个人都会时不时犯错,人生大抵如此。如果审慎思考,为什么就要指望所有事情都会变好呢?难道我们在呱呱坠地之前就签订了人生的契约,允诺你将会完美无缺、无往不利,你的人生将会万事如意?
当然不,如果有这种契约我要定个全家桶。
但内夫的大实话未免太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助了。
犯错误、不完美就是生活的常态,只是我们总是那么难以接受,所以,我们就更加焦虑和痛苦。
有研究显示,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更为幽默……更为友好、更值得信任……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大多数人居然自认为比起一般人更能够审慎客观地看待自己。
就是自我感觉太好,自我评价被拉得太高,为了维持这种高自尊,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,而一旦受到打击,也就更加暴躁和焦虑。
我们开始意识到,弱点和不完美是人类共有体验的一部分。我们能体验到与其他生命过客间的联系,他们与你一样有不足和脆弱的一面。
这就是人类的共通性——不完美!人们在美德和优点上不会整齐划一,而在不完美这点上却出奇地统一了起来,所以接受了我们都是有瑕疵的这个事实,是不是就不会再苛求自己的不足了呢?
谁才是最为了解笑脸背后真实感受的人呢?谁才是最为了解你所面临的痛苦和恐惧的人呢?谁才是最为了解你最迫切需要的人呢?你的生命之中,谁又是对你不离不弃、守护着你、呵护着你的人呢?恰恰是你自己。
我们视家人和朋友为最宝贵的财富,希望在人际关系上融洽和谐,但即便是父母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,所以总是期望别人来抚平我们伤痛的话未免太强人所难了。在任何时刻都能给予我们支持的人只有一个——我们自己!
自我关怀没有忘记每个人都会有痛苦遭遇,我们可以聊以自慰,毕竟我们只是人而已。我在困难时刻所体验到的痛苦正如你在困难时刻所体验的痛苦。原因不同,环境不同,但是过程却是一样的。你不可能总是能获得你想要的。
“你不可能总是能获得你想要的”,又是一句让人挫败的大实话。但很多人直到辞世都还是为没能得到某些事物而感到痛苦。有些人幸运地从“得不到”的痛苦中抽离了出来,看清了人人都有得不到的东西,只是你汲汲的或许是财富,我营营的或许是感情。有的人却始终出离不了,于是愈加悲痛和不满。
不是无懈可击的铁板一块,带着体温与呼吸,人类的生命画卷充满了奇遇。人活于世不只包含了笑声与荣耀,还有挣扎与绝望。
内夫看到挣扎和绝望是人生的必备品,所以避免和摆脱有时候根本没用,而经历的同时我们却可以借由对自己的关怀,让自己感到温暖并给自己一点儿继续走下去的力量。
如果你感觉某件事太难了,你没有能力去改变它,强大的文化力量使你望而却步,那么就从此时此刻开始进行自我关怀吧,每一个崭新的瞬间都会使你的生命旅程截然不同。我们可以同时感悟作为人类的欢乐与悲痛,并以此来改变自己的人生!
“方法总比问题多”“每件事都有10种以上的解决办法”“你不行只是你还不够努力”……
内夫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:一定有一些事是你没有能力改变的,这就是生活。
“给予自己无条件的关切和安慰,同时感受人们所有的体验,尽管困难依旧,我们却避免了恐惧、否定和疏离的袭扰……当焦灼得到同情的抚慰,是非也变得清晰可辨,它指引着我们奔向快乐的源泉。”